2001年6月27日
----------------------------------------------------
------------------
第20回
对美国恐怖事件的反应
前几天,美国发生了迄今为止的常识所无法想像的恐怖事件
。恐怕日本的一般反应是“恐怖极了!”“不可原谅!”之
类的吧。那么,在中国的反应是什么呢?今天我想把这边的
情况报告一下。
恐怖事件的第二天,我上课时遇到中国人朋友,问他们对恐
怖事件的感想。他们说:“第一反应是吃惊,第二反应是很
高兴。”我对这样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预想到的了,但听
她如此毫不犹豫的说出来,还是禁不住大吃一惊。而且她决
不是民族情绪特别强烈的人,相反是看问题比较客观的人,
那就更加使我惊讶不已了。“但是,即使美国的政策里有多
大的问题,被杀的不都是无辜的一般市民吗?”我这样说。
她和周围的人就说:“的确是这样。”,但我总觉得他们是
在勉勉强强地点头。
上课的时候听老师的意见,“的确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忍不
住是要生出高兴的感情。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毕竟是杀的
是一般的市民,是不应该原谅的。”之类的反应比较多。由
这件事件作为镜子,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直觉的反应就是“
高兴”“看吧!(译者按:表幸灾乐祸之意)”。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第一理由就是去年五月时发生的美
军飞机炸了中国在塞尔维亚的大使馆。关于这一事件,中国
几乎所有国民都相信这是美军故意为之的。第二是今年发生
就美国“间谍”机在“侵犯”中国领空时与中国的战斗机发
生冲突,中国的机员死亡的事件。这两年事件使中国人的反
美情绪空前高涨。
此外,美国的中东政策也是原因之一。有个朋友说:“在美
国搞恐怖活动,杀了什么罪也没有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是不
能原谅的。但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结果也是夺去了很
多什么罪也没有的人的生命。只不过是手段不同罢了,做的
不是同样的事情吗?”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的对立中,美国常常偏向以色列。
还有,美国从京都议定书中脱离出来,布什当选以来采取“
孤立主义”(中国称之为“单边主义”的政策,都成为人们
对美国的反感日益高涨的原因。
看了“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上发表的文章,虽然对恐怖行
为全面批评的也有,但最多的是一方面批评使用恐怖主义的
手段,但一方面又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美国的“霸权主义”
、“孤立主义”,将批评的重点放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上。
要说我的想法的话,空袭中国大使馆的事件是故意的说法虽
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理由,但一口咬定就是这样,我觉得也未
免太草率粗鲁了。即使万一美国真的是故意的,把这次恐怖
事件看成是对那件事的“报应”,我觉得这样大规模的杀戮
,实在是太残酷了。
关于美中军机冲突事件,中国方面的看法也存在很多疑问。
冲突本身并不是故意为之,这是学习国际法的中国人朋友也
是这么说的。中国认为美国侵犯了领空,但关于什么是领空
的范围,各国并无统一的标准,从这一点来看,哪一方的主
张都可以说是正确的。此外,假使美国真的是在从事间谍活
动,那同样中国的调查船也做过进入日本的领海的事情,又
怎能单单是指责美国呢?
也就是说,如果仅就这两件事来说的话,冷静地分析,就会
觉得,对美国抱有如今这种程度的憎恨,并不是由于这些事
件造成的。仍然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使人们不
能对这两年事冷静地进行思考,从而滋生出强烈的反美情绪
。我想,这一点从这次对恐怖事件的反应中也是表现出来的
。
但是,我认为对美国的政策加以批评是有相当的道理的。这
样的批评由于日本是美国的同盟国,大概也不会太受到关注
吧。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和空袭,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
,是即使没胜过但也不输于这次的恐怖事件的非人道行为。
而且,正因为它是超级大国,因此没受到任何制裁。这次,
我还问了其他留学生对恐怖事件的感想。一个老挝的朋友也
说“很高兴”。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越南战争的时候老挝
也受到美国的蹂躏。这样,不限于中国和阿拉伯,仇恨美国
的人在世界上多的是。这是美国战后采取的外交政策的结果
。我想,这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只是盯着美国的负面来
看。只是当中国人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干尽坏事才招致恐怖
事件。美国快反省吧!”时,我不由得涌起一个大大的疑问
。也就是同样的理论岂不是也可以适用于国内的恐怖事件吗
?中国的西藏和新疆也常常发生恐怖事件。对此,中国政府
批评这是“分裂主义”,一般中国人很多就像以前的日记所
说到的那样,认为“西藏人野蛮”“维吾尔族人野蛮”。但
是,如果用刚才的理论来看中国国内的恐怖事件的话,岂不
是也该说“中国政府对西藏和新疆的政策有问题,所以才招
致恐怖事件。中国政府快反省吧!”吗?遗憾的是,这样想
的人微乎其微。
江**在恐怖事件发生后马上就发表“不管怎么样都无条件反
对恐怖行为”的声明,······
恐怖行为是以卑劣的手段杀害无辜的人们的行为,绝对是不
可饶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不得不觉得对那些简单地说
“很高兴”的人感到极大的难以苟同之情。但是,恐怖主义
者赌上自己的性命做出这样的行动,这种仇恨的背景是什么
,应该如何断绝这种仇恨的根源,我觉得美国和中国都应该
好好地进行思考。仅仅是报复、镇压,仇恨之根是永远都不
可能断绝的吧。
(待续)
=====================================================
=========
说真的,假或不假,我无从知晓。不过,我们很多时候,谈
到中日关系,大家除了骂(多数)和捧(少数)以外,倒是
真的很少能“长篇大论”地来客观仔细讨论一番呢。
第21回 被淘汰的“日本制造”
这个日记大约每个月写一回,但这次差不多三个月了也没更
新过。最大的理由是我正致力于制作“日中说句心里话大讨
论”的新主页。
我到中国来已经两年有余了,我强烈地感受到在这段时间里
日中双方之间存在着很多误解。这并不是单独一方的问题,
而是双方的问题。
由于发生了教科书问题和靖国神社参拜的问题,日中关系恶
化,我一直在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双方的误解,最后想出
来就是制作了这个“日中说句心里话大讨论”。这是一个通
常翻译翻越语言的障碍,讨论一切日中的问题的主页。
好了,还是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最近读了一个中国的经济学者写的文章。据文章所说,日本
的企业将国内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三流商品卖给中国。另一方
面,欧美的企业却向中国出售跟国内一样的一流商品。结果
,如手机等领域的松下等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欧美的
企业抢走。
这位经济学者讲这些事情的时候,与其说是单纯地对现状进
行客观的分析,不如说是在文章到处暗示“日本愚弄中国,
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跟中国人说起,上至大学生,下至的士司机,很多人都说
“日本向中国出售的都是三流商品。”
事实上,在中国说起“日本制造”的话,就是品质优良的商
品的代名词。但是,正因为这种意识很强烈,“卖的是三流
商品”的话,就越发产生纠缠着民族感情的“不可饶恕”的
心情。
进入今年,更加激发中国人对于“日本制造”的这种感情的
事件接连发生。
一件是三菱的汽车事件。这在日本也有问题,由于刹车装置
的部分有缺陷,在中国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事故。事后三
菱的反应非常缓慢。这个时候,中国方面很多的受害者并不
是把它看成仅仅是“三菱汽车公司”这一个公司的问题,而
是认为“日本人愚弄中国人,所以把这样有缺陷的汽车卖到
中国,还不肯给予赔偿。”很受欢迎的时事节目“东方时空
”的主持也说“日本更加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感情了”这样的
话。最早就此问题提出诉讼的人更被当成是英雄。
第二件是东芝的笔记本电脑的问题。开始时是磁盘驱动器的
一部分有缺陷(据说实际上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有美国发生了诉讼,东芝方向支付了1100亿日元以
达成和解。可是,此后又因“既然如此,对中国也要给予赔
偿”而发生的同样的诉讼。可是东芝方面却采取“没有必要
赔偿”的态度。由此,中国就涌起“日本人对美国人和日本
人差别对待”的舆论。
第三件事不是商品而是服务,即所谓“日航事件”。北京起
飞到东京的收音机因为天气恶化而在大阪临时着陆后,只有
中国人被留在寒冷的候机室里整整一天,经过很长时间后才
提供了一点点食物。这件事件也发展成为要求赔偿。
其他还有松下的手机和日产的汽车的问题。这些事件因为反
应比较快,没有变成那么大的问题,但都是一发生问题就马
上在中国被报导。
看了这些事件,我有一些想法。
第一是,对于这些问题全部,中国的传媒报导的方式都是以
“中国对日本”为背景来煽动民族感情,对此我感到难以苟
同。例如,三菱的问题的话,国内也有同样的问题存在,也
是一直隐瞒不说,在这十年间才陆续的暴露出来。日本政府
、企业共通的“隐瞒病”是这个问题的根源,我觉得不能说
一定光是对中国有歧视是原因。
另外,关于这些事件,分别来仔细考察的话,我觉得中国方
面的主张也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
最初举的“日本企业向中国出售三流的落后于时代的商品”
,即使日本企业比起欧美企业出售的商品型号比较落后是事
实,这也不过只是市场战略而已。把这种做法看成是蔑视中
国人的想法,我觉得是于理不通的。为什么呢?日本企业的
目的也是利润最大化,如果最先进的商品在中国能卖得出去
的话,一定是会卖的。这边的人把根本不是民族问题的问题
也当成民族问题来看待,这表现了中国的倾向。
但另一方面,日本方面对中国不够重视,比较轻视,这一点
我想是不能否定的。事实上,这一次为了要看一下日本方面
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就用雅虎检索了一下,每一项都只找到
几条,所以不是太清楚对这些事件日本方面的主张。这意味
着,这些问题在中国方面造成这么大的哄动,在日本却没看
作是什么大事,几乎都没有传播开去。
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正急速地成长。“今日说法
”这个很受欢迎的法律节目里也频繁地谈及消费者权利的问
题。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广泛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
他们对于商品和服务的要求比以前高了很多。这些变化,日
本方面并不能觉得是无所谓的事情。
中国方面的主张可能是有错误的部分。但不管怎么样,如果
不对他们的怒气诚实地对待的话,“日本愚弄中国”“日本
卖三流的东西”的印象就会不断地扩散。事实上,正如前面
所说的那样,以前的那种“日本产品就是品质好”的印象在
中国已经不断地淡薄了,“日本制造”正在不断地被市场淘
汰。
现在中国加入了WTO,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在经济方面将会越来
越密切。在这种时期,只是根据短期的得失来处理问题的话
,最终受损的是日本自身吧。
(待续)
第22回 关于靖国神社的油漆事件
去年夏天,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发生了一个事件,一
个叫冯锦华的在日中国人用油漆在靖国神社的墙壁上用中文
写上“去死吧!”的字眼。(说是“事件”,我想日本大概
几乎没作什么报导)
然后去年12月,对此行为的裁决由东京地方裁判所出。结果
,以器物破损罪名判了10个月的刑期,缓刑3年进行。我想这
个判决日本也是几乎没作报导。
但这边的中国对这一判决反响极大。主要的反应是批评这个
判决是政治判决,称冯锦华的行为本身是“壮举”,视他为
英雄,而在他有一个三个月的婴儿(事件发生时还没生下来
)的情况下还获得这样的判决,对他寄予同情,等等。对他
的行为进行批评的论调几乎没见着。
向中国人朋友询问,批评他的人几乎没有。但赞赏他的行为
的却没有报纸上见到的那样多。
“中国怎么批评日本,日本的首相还是继续到靖国神社参拜
,这是不得已的手段。”
“他采取的方法的确不能说是好的,但招致这样的结果的根
本责任,还不是在于总是不断地去参拜的日本政府吗?”
等等的想法是主流。
听到这些意见的时候,我总觉得难以苟同。
大约一年半前,我也去过靖国神社。里面有个展示场,展示
了很多当时只不过是十七八岁的特攻队员们在特攻前写给父
母、兄弟、恋人以表思念之情的信件。这叫谁看了都忍不住
要落泪。我能够理解那些想凭吊这些少年们的心情。(这些
书信本身因为是私下写的东西,里面也有人表达了对国家和
天皇满怀怨怒的心情。)
但是,当我看到展示场最后播放的录像带的时候,心情一下
子就全冷下来了。那录像带反复地说着下面这段话:
“把这场战争称为侵略战争是正确的吗?如果承认是这样的
话,这些少年们岂不就只是像狗一样白白地牺牲?决不能承
认是这样!”
结果,靖国神社连这场战争是侵略战争这一最低限度的事实
也不予承认。
因此,虽然我并不反对凭吊这些特攻队的少年,但对于首相
参拜持有这种历史观的神社则不能同意。这是我最基本的想
法。所以,中国人批评靖国神社,我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我,为什么对于中国人赞赏、支
持、同情冯锦华的呼声会感到无法苟同呢?
我试着向熟悉法律的人打听过,如果日本人同样因器物破损
罪名被起诉,仍然还是会判同样的刑罚。因此,这里并不存
在很多中国人认为的那样“因为是中国人,所以重判了”,
“因为是针对靖国神社的行为,所以重判了”的问题。
“他的行为是出于正义的目的而做的,动机正确,所以应该
轻判。”“他有一个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这样判太过份了
!”之类的呼声也有。但不管动机如何良好,犯罪还是犯罪
。受法律的制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哪有法律是要考
虑家庭的情况的呢?
因此,仅限于这一点来看的话,将日本的裁判书的判决批评
为“政治的判决”,对他寄予同情的余地完全是没有的。而
且,把他的行为视作英雄所为更是离题万里。
为什么我要在这样的小问题上坚持己见呢?中国人中,一旦
涉及到民族间、国家间的问题,特别是跟日本有关的问题,
会有突然之间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变得异常感情用事,甚
至是无条理的思考的倾向。围绕着靖国神社这件事,中国人
的反应可以说是这种倾向的典型表现。
以前中国没有“法治”,只有“人治”。这会招致何种结果
,这在文化大革命里已经反映得很清楚。改革开放以后,慢
慢地“法治”的重要性得到强调,中国人的法律意识也变化
很大。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里面
反复地讲述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纷争是多么
重要的事情。
如果,现在在中国有谁在天安门的墙壁上写上批评中国共产
党腐败的话而被逮捕的话,肯定没有人会把他视为英雄来同
情吧?
但是,一旦变成是日本的问题,这样的“法治”观点马上就
不知道给吹到哪里去了。
我看到这些反应的时候,还想起了911恐怖事件时,很多中国
人回答“很高兴”的事情。不管动机是如何的好,也绝不允
许使用非法的手段。否则的话,这个逻辑推下去就是把恐怖
主义正当化了。
我认为中国人批评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以及批评最近在日
本国内出现的歪曲过去历史的行为,全都是正当的。但是,
像对待这件事那样,把日本方面并没有做错的事情也说成是
错的,煽动对日本的憎恨之情,则绝对非我所愿。如果这样
做的语,反而会进一步刺激日本的民族主义者,只会造成恶
性循环。
有人认为,日中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为了转移
国民对国内的腐败等问题的关注,故意煽动反日情绪”,对
此我是不能同意的。……因为在日本,对过去的历史不肯老
实承认的政治家和学者为数不少,而且这股势力还在增长之
中,这是事实。
但是,另一方面,正如这件典型事件反映出来的那样,中国
方面存在煽动对日本的不必要的憎恨之情,批评日本的倾向
是不能否定的。
日本应该对过去的历史谦虚地承认,此外中国方面则要冷静
地观察日本,不煽动不必要的反日情绪,通过这两点,希望
能使日中两国从关系恶化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
顺便说一下,有些人认为煽动反日情绪的报导全是“中国政
府的政治宣传”,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单纯了。为什么呢?因
为现在在街上卖的报纸,虽然形式上是国营的,但因为处于
市场经济之中,都是根据商业原理,也就是卖不卖得出去的
原理来运作的。进行政府宣传的只要是“人民日报”之类的
党政机关报,这些报纸以前也说过了,一般人几乎是不读的
。在街上卖的报纸如果光是做政府宣传的话,也是卖不出去
的。
因此,煽动反日情绪的报导在很大报纸上刊载,原因不在于
是“政府的政治宣传”,而是因为这些觉得这些报导“有趣
”“想读”的读者范围遍及各阶层。
以前,我指出过“英语的奇里马斯”李扬的演讲利用中国人
的民族感情、反日情绪来获得支持,很多报纸可以说做的也
是同样的事情。因此,问题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中国
政府的政治宣传”。
中国人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反日情绪。对此,日本人第一要条
是要老实地承认过去的历史的事实,与中国人诚实地交往的
同时,遇到基于不必要的误解和偏见而形成的反日情绪,要
冷静而顽强地通过讨论逐步地解决,我想这是最必要的了。
(待续)